玻璃和配合料的挥发物在池炉的上部空间和蓄热室中部都存在,对这些部位的耐火保温砖进行化学侵蚀。挥发物的成分主要是硅藻土砖碱金属氧化物的化合物和硼的化合物,还有氟化物、氯化物和硫的化合物。这些挥发物除以气相状态与耐火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外,在温度低时还会凝结成液相与耐火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其中钠的化合物在1400℃。时就会冷凝。这些冷凝液体通过浸润、扩散向海南硅藻土砖耐火材料气孔内渗透。尤其是当上部结构砌体有龟裂和未充满泥浆的砌缝时,会给耐火材料造成很大的破坏。随着池炉技术的进步,蓄热室的高度不断增加,格子体自重对于下层格子砖及炉条碹的压力很大,当化学侵蚀将其损坏后,在损坏部位由于应力集中而破坏,结果会导致整个格子体的倒塌。
这种化学侵蚀主要发生在池炉熔化池上部结构和蓄热室。在不同部位,配合料粉尘也有差别。加料口附近的配合料粉尘,其成分与玻璃成分基本相同。由于硅藻土砖厂家硅砂颗粒密度较大,离加料口越远配合料粉尘中SO₂含量越低。配合料粉尘的多少与很多因素有关。对于同一种玻璃配合料粉尘量与原料密度、颗粒度、加料方式有很大关系。配合料加水、压饼或制球都可以大大减少配合料粉尘量。燃料的灰分及燃烧产物与隔热砖的化学反应造成的化学侵蚀。燃烧重油和天然气时,灰分基本不存在,而V₂O₅和NO虽然对耐火材料侵蚀严重,但一般重油中含量很少,在池炉生产中影响不大。这些就是玻璃配合料粉尘与海南硅藻土砖耐火材料化学反应造成的侵蚀,
轻质耐火材料最早以硅藻土砖厂家轻质粘土砖为主,由于耐温性能有限,只能用到温度比较低的窑炉内使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莫来石砖、氧化铝熔融喷吹技术逐渐成熟从而开发了空心球砖,近几年来耐火材料发泡工艺的成熟又开发了发泡型轻质耐火材料,使耐火材料的热导率大大降低,形成了耐用的耐火隔热砖。本世纪初,耐火纤维技术发展较快,耐火纤维的压成板、毡等定型材料工艺逐步完善且耐火纤维的温度不断提高,形成了目前的耐火纤维隔热材料系列产品。化学性质稳定,强度较高,可以抵抗炉窑局部机械震动不开裂,热效工作时抗渗漏性能强,不易被金属熔融液浸润,不粘结,导热与膨胀系数小,保证热工设备的稳定性。
玻璃对硅藻土砖耐火材料的化学侵蚀,如果没有物理侵蚀同时存在,则进行得十分缓慢。加料口附近的上部结构受到配合料粉尘的化学侵蚀。此处配合料粉尘的成分与玻璃液基本相同。也就是说此处耐火保温砖与池壁砖受到的化学侵蚀基本相同。但是池壁砖受到的破坏比上部结构要严重得多。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别,主要是物理侵蚀条件不同。池壁砖除了受到玻璃化学侵蚀外,还受到玻璃液流的冲刷作用这一物理侵蚀。液流的冲刷把化学侵蚀的生成物不断冲走,因而使玻璃液能够不断对耐用的硅藻土砖厂家耐火材料的新鲜表面进行化学侵蚀。这两种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池壁砖损坏很快。但是上部结构只受到与玻璃成分相同的配合料粉尘侵蚀,此处没有液流的物理侵蚀。所以化学侵蚀的生成物留在耐火材料的表面,这就起到了保护作用,防止了配合料粉尘对耐火材料的进一步侵蚀。由此可以看出化学侵蚀的破坏程度与物理侵蚀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耐用的重质耐火保温砖基本有以下几个品种:酸性砖:硅砖(SiO2),耐火粘土砖(SiO2+Al2O3),中性砖:高铝砖,铬砖(Cr2O3+Al2O3,MgO,FeO),碱性砖:镁砖,铬镁砖,白云石砖,特种砖:尖晶石砖,锆英石砖,氧化锆砖,碳砖,碳化硅砖,其他砖。陶瓷窑炉最早用耐火材料以重质砖为主,随着轻质隔热耐火材料的不断完善,海南硅藻土砖重质砖基本上在建筑卫生陶瓷的隧道窑、轨道窑等除非有特殊需求外不再使用。而在耐腐蚀的窑炉如熔块窑、做色料的梭式窑、回转窑等领域仍然使用重质耐火材料。目的是为了不至于掉渣、抗腐蚀强度好。特别是熔块窑,物料直接和隔热耐火砖接触,更应该谨慎选择重质耐火材料,尤其是材质、密度和导热系数等。这类窑炉的特点恰恰和隧道窑、轨道窑相反,一般重质耐火材料在内层而重质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在中外层。